目前,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,航空障碍灯被设计的150毫米全塑壳航标灯成功出炉,灯体重量一下子降了几十公斤,并于1987年元月在长江中游投入使用。不久,就收到了基层航标员反馈过来的积极信息。首次革新的正面反应,给郑启湘带来了极大的鼓舞,他以更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技术改革之中。从集成电路航标灯、150毫米导体低压自控航标灯,到航标灯电池防盗跟踪报警器、大功率整流充电机……这些成果都为他后来成功研制HD100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为了取得研制航标灯的各项试验数据,无论是盛夏酷暑,还是三九严寒,郑启湘都坚持一定要到航标试验现场,观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发光亮度和电压、电流的变化。由于长期劳累,1984年,他肾结石发作,并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,幸亏当时抢救及时,才得以脱离危险。 我国长江、黄河、运河等航道上已经使用了郑启湘研制出的4000多盏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,其绿色、轻便、节能的性能,完全符合“低碳”的交通要求,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航运事业的科学发展。于是,他广泛收集相关信息,当他了解到有人发明了一种塑料汽车时,他兴奋了。既然汽车可以用塑料做,航标灯肯定也可以。就这样,他当即开始了解国内航标灯生产的制作材料,当发现还没有一家企业使用塑料制航标灯时,他下定了决心,“没有先例,我来开!”航标灯外壳改用塑料的技术创新方案,被郑启湘果断地上报了。
2006年3月,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进入最后测试阶段,可就在这时,郑启湘肾结石毛病又发作了。排尿成了酱红色,并且疼痛加剧;可只要疼痛稍有缓解,他就匆匆赶到现场测试航标灯数据。3年来,郑启湘记载并保存了几万个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测试数据,而每一个数据都是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得到的。“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,你干成了,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。” 2006年5月,国际航标灯协会第16届大会在上海召开。作为代表,郑启湘带着他研制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赴会,引起了世界同行的浓厚兴趣。有专家称,这种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是世界航标灯历史上的一次革命。
2009年3月,权威机构对HD系列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实际应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专题研究。gfdtgfg_06经测算,一座老式航标灯1年的维护使用成本是7850元,而使用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1年的使用成本为4445元。每一座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1年可以节约费用3405元。以长江干线航道5300座航标发光航标灯计算,1年可节约费用1805万元。以全国内河两万多座航标都使用这种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,每年节约的费用上亿元元。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使用寿命至少5年以上,如果按5年的总维护成本算,节约的费用将更大。
同时,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提供电能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板,使用寿命长,其供电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,一次投资可以长期使用,具有永久性、清洁性和灵活性等优点。与传统航标灯的铅酸蓄电池和空气干电池相比,太阳能板大大减少了因能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,不会引起环境污染。“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,你干成了,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。”郑启湘把这句话写在他的每本书、每个笔记本的扉页上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自1986年至今,在航标灯技术创新和研制新型航标灯的过程中,先后完成22项技术革新,其中7项获国家专利,6项获国家优秀奖。至此,郑启湘也从爱岗敬业、刻苦自学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,从热衷小发明、小创造,到带来航标灯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,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工人到航道科技尖兵的蜕变。
关键词链接:航空障碍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