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修理工研制发明,若在全国内河推广一年可节约7150万元
昨日,记者从长江航道局获悉,由该局职工发明的国际领先HD系列太阳能灯,将在2688公里的长江干线航道全面投入使用。据介绍,该灯不但节能环保,如果在全国内河推广使用,一年可节约7150万元。
历经25年努力发明太阳能灯
水上的航空障碍灯相当于路面上的路灯、红绿灯,为船只通航照明,并提示安全通航道。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,我国的航空障碍灯经历煤油灯、霓虹灯、白炽灯三个阶段。
长江航道局局长熊学斌称,白炽灯虽然好了许多,但使用的是铅酸蓄电池,使用寿命只有14个月,不但造成了社会污染,一年还需要10多次充电,体积大,更换劳动强度大,使用很不便利。
为满足数字航道发展的需要,长江航标修理工人郑启湘,从修理航空障碍灯入门,历经25年的努力,发明出集光源、光源电路和太阳能板于一体的新型HD系列太阳能航空障碍灯,其中,HD100型太阳能一体化航空障碍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。
郑启湘介绍,该系统采用了锂电池和LED灯,系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,一边用于LED照明,一边将剩余电能储存到电池中,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,该电池可以保证40天的电源供应。正常情况,可以5年不需要人管理。同时,目视距离可从以前白炽灯时代的2500至3000米,提升到现在的5000至6000米。
一座航空障碍灯一年可省3405元
目前,长江航道局已研发出多款适用于长江上、中、下游不同航道气候的太阳能航道灯,实现了航标遥测遥控。从去年底,该局陆续将近900多盏HD系列航空障碍灯在宜宾、泸州、重庆、武汉、南京等辖区航道上使用,经过4个多月检验,效果非常好。
经专业机构测算,一座老式航空障碍灯一年使用成本共计7850元。而使用新系统灯后,一年可节约成本3405元。以长江干线航道上5300座航空障碍灯计算,一年可节约费用1805万元。如果推广到全国内河21000多座航空障碍灯上,每年节省费用7150万元,经济效益巨大。
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该技术不但在国内河运上是首次使用,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,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。